上帝創造的這份「愛」很奇妙,我們除了愛家人(與自己有血緣關係),
還有一份愛的渴望,是可以找到一個伴,
然而這個伴,卻必須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人。
這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啊!
要愛一個可能從小與你擁有截然不同的成長背景的人
要愛一個與你有不同價值觀的人
更難的是,這個人也要剛剛好也愛你
我們都在尋找一個與自己很像的人去愛,
但愛的卻是與自己不一樣的部分
這些不一樣的部分,也許會使我們產生衝突、也許創造快樂,
然而愛,卻使我們在衝突與美好之間迴盪,成長。
(讀後有感)
親子天下:教孩子好好戀愛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19922-教孩子好好戀愛、好好分手/?utm_source=Line-Digital.Channel&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normal_article&page=1
因為媽媽是老師,在學校也許看慣了年紀小因戀愛而不務正業的學生,
從小我就被「還沒長大不准戀愛」的教育框架框住,
總覺得談戀愛是一種見不得人的事,好像不太能過問別人的戀愛,
自己戀愛了被別人(老師、別人的家長、同學)知道也是一件非常丟臉不舒服的事。
那時的我,很羨慕我的好朋友栗子,都能夠大方自在地和自己的父母聊自己喜歡的女生,
甚至在畢業舞會捧著一束花跟他暗戀已久的女生告白,
儘管兩人要分開到不同城市讀高中,他依然很自在的說出自己心裡的感覺。
從那時開始,我意識到這樣的價值觀會帶給我負面的影響,想做些什麼來改變。
我開始思考「欣賞」、「喜歡」、「戀愛」到底是自己的事,還是別人的事?
也非常認同文章裡所說的戀愛不是禁止就能阻擋的,
後來再長大一點後,我領悟到,只要用一顆健康的心靈去看待、去面對,談戀愛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
然而這之中我花了八年(從國一到大二)才清楚意識到自己的價值觀是被媽媽影響、才完全轉換、讓自己獨立思考。
因為是家中的第一個小孩,有很多方面的事情在我們家並沒有先驅,是需要靠我來「開創」一條溝通的路,例如感情就是。
以前我們家是談到戀愛就會瀰漫著一種必須草草了結這個見不得人的話題的氛圍,但自從大二去交換學生,我寫了一封信回家和媽媽分享我的生活之後,整個家裡面對「孩子談戀愛」的氛圍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回想起來,覺得自己真是有勇氣啊!
沒有後悔這一路上的許多抉擇。
很感謝我的母親,出自於保護我、教育我,而無形影響了我,
然而,我希望我以後當母親的時候,是能夠繼續傳遞這份勇氣給我的孩子,讓他/她可以不用多花八年去辛苦的摸索,而是一開始就能用健康的心去認識世界、去與朋友互動。
因為媽媽是老師,在學校也許看慣了年紀小因戀愛而不務正業的學生,
從小我就被「還沒長大不准戀愛」的教育框架框住,
總覺得談戀愛是一種見不得人的事,好像不太能過問別人的戀愛,
自己戀愛了被別人(老師、別人的家長、同學)知道也是一件非常丟臉不舒服的事。
那時的我,很羨慕我的好朋友栗子,都能夠大方自在地和自己的父母聊自己喜歡的女生,
甚至在畢業舞會捧著一束花跟他暗戀已久的女生告白,
儘管兩人要分開到不同城市讀高中,他依然很自在的說出自己心裡的感覺。
從那時開始,我意識到這樣的價值觀會帶給我負面的影響,想做些什麼來改變。
我開始思考「欣賞」、「喜歡」、「戀愛」到底是自己的事,還是別人的事?
也非常認同文章裡所說的戀愛不是禁止就能阻擋的,
後來再長大一點後,我領悟到,只要用一顆健康的心靈去看待、去面對,談戀愛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
然而這之中我花了八年(從國一到大二)才清楚意識到自己的價值觀是被媽媽影響、才完全轉換、讓自己獨立思考。
因為是家中的第一個小孩,有很多方面的事情在我們家並沒有先驅,是需要靠我來「開創」一條溝通的路,例如感情就是。
以前我們家是談到戀愛就會瀰漫著一種必須草草了結這個見不得人的話題的氛圍,但自從大二去交換學生,我寫了一封信回家和媽媽分享我的生活之後,整個家裡面對「孩子談戀愛」的氛圍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回想起來,覺得自己真是有勇氣啊!
沒有後悔這一路上的許多抉擇。
很感謝我的母親,出自於保護我、教育我,而無形影響了我,
然而,我希望我以後當母親的時候,是能夠繼續傳遞這份勇氣給我的孩子,讓他/她可以不用多花八年去辛苦的摸索,而是一開始就能用健康的心去認識世界、去與朋友互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