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藝後,常常回想在清大交換時所遇見的人、所接觸的事
我希望,能一直帶的這份前進的能量走
不會忘記世界的另一端,有一群這樣努力的人,和我並肩成長。
關心你不關心的人
摘自清華載物學院導師-李天健
這篇文章寫給載物家長,也是給每一位載物家人。
這個主題看來矛盾,卻是學院家族的現實。
通常人與人的交往,是物以類聚,不合則去。對於父母兄弟姐妹朋友,這些我們關心的人,我們自然都會付出關心。但在學院的家族,同家人來自各地,性情不同、興趣不同,習慣不同,卻要相處一起,這種相處經驗會遇到哪些問題?每年大家花費許多心力打造家族,這一切到底有什麼意義?
學院家族本質上是將一群不熟又高度異質性的人凝聚在一起,家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學院生在學院裡的歸屬感與凝聚力。繼續追問為什麼要在乎歸屬感和凝聚力,直接的答案就是將大家留在學院裡。現實情況的確如此,每年新生退院情況,常與家族情況相關。家族凝聚力的確跟院生在學院的歸屬感有關,從而影響她/他是否會留在學院。
進一步追問留在學院這件事重要嗎?通常到了這個問題,大家的答案就見仁見智,這裡也按下不談。但對於前兩個答案:提供歸屬感、將人留在學院,少有人懷疑家族的這兩項目的。
不過,將這兩個答案當成家族的主要目的,是錯誤的。我認為學院家族真正重要的課題是,它可以成為載物人在一二年級這個階段,練習自己「成為人」的重要歷程,其中的關鍵課題就是文章主題:「關心你不關心的人」,至於上述兩個答案,只是家族經營的附帶作用,而不是主題。
前些天與2家家聚,我假借要認識大家的名義,玩了三個自我介紹遊戲。首先是請每一位家人,各自描述一位家人的特質,不說名字,讓大家猜,猜對的有獎賞,吃一口哈根達斯。第二個遊戲是爆料,也是每一位家人各自說出一位家人的糗事,同樣不說名字,讓大家猜,猜對的也是一樣的獎賞。第三個遊戲是請每一位家人針對一位家人想想對方有什麼需求,有什麼期望。
這三個遊戲,第一個表現了家人間的日常認識,第二個關切著家人間生活中的互動,最後的遊戲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它背後的問句是:「我平常關心過家人嗎?」
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其實存在於目前的家族經營。迎新後至今,家長們籌劃了各種家聚與家體,希望家人之間可以變熟,變熟是人與人之間可以相互關心的重要基礎。不過,變熟也可能只于表面的交流,未必會導向人與人之間的關心。首先,家長需要有清楚的認知與態度,將家人之間相互關心當作家族經營的重心。再者,家長需要持續鍛鍊各種引發家人彼此關心的經驗與能力。
這不是件容易事,做人總是比做事難上許多。辦好一次家體不難,要在家體過程中,促進彼此的關心則難。辦一次歡樂的慶生不難,要在慶生中體現對人的體貼關心則難。
最難的是,年輕人向來憑感覺認人,感覺對了,就是朋友,就會關心彼此,感覺不對,老死不相往來,也是常態。小家人如此,家長看待小家人,何嘗不是如此。這是家族經營真正的困難,也因此,我想跟大家談一談「關心你不關心的人」。
好,正文開始。
對,你理解的沒錯,前面一千字都只是引言。見識到了吧,天哥風格。
這個人世間存在著各種界限,也因而發生各種因為界限而無法相互理解之後的誤解,種種誤解累積久了,就成為隔閡,然後因為某些利益問題,引發了衝突,衝突反過來強化了界限與隔閡,繼續引發衝突,形成永無止儘的惡性循環。這是世界無法和平的主要根源之一。
界限是如何來的?當我們在生活之中,設定了某些對象是值得關心的,某些人是不值得關心的,界限就開始形成。當我們選擇了某些生活場域,比如說科系,並自限於這些生活場域,我們就開始跟不同科系之間有了界限。不同科系背後有著不同的思維與價值取向,當不同科系之間的界限,阻礙了彼此的交流與理解,種種基於表面理解(其實是誤解)的刻板印象於焉而生。隨著時日的累積,清大校園逐漸分為山上與山下兩個世界,山上認為山下的缺乏批判思考,不關心社會,山下的認為山上只會空談,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然後禮貌問題、丟鞋子事件、太陽花學運,一次又一次的挑動彼此的神經,深化彼此的誤解。
這就是我們平常身處的社會現實,但在學院裡,我們不能坐視這個現實,我們需要做些努力來改善這個現實,我認為家族經營是學院各種努力中最重要的課題。
相對於物以類聚的習性,人心中有另一種傾向,稱之為「惻隱之心」。人與人的連結,並不一定會受限於自己的偏好; 當我們有機會深入感受對方的感受,深入了解對方的處境與心事,在理解與被理解之間,自然就會產生一種深層的連結。這種連結無關乎喜歡或不喜歡,它是一種深層感觸之後的在乎,當我們開始將對方放在心上,在適當的時候付出一些心力,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就愈來愈深。
所以,家族的核心課題是「分享」。一個懂得分享的家族,才能突破個人偏好的界限,發展出家人間廣泛的連結,以此為基礎,逐步建立家人間彼此的關切。
這種「分享」、「連結」、「關切」的互動能力,是我認為家族經驗對院生最有價值的課題。這種互動能力背後的生命態度,佛家以「慈悲心」名之,基督教信仰稱之為「神愛世人」,人文主義思想的相應概念是「人類愛」。我們在家族小範圍裡的練習與收獲,其實呼應著世界範圍的課題與思考。這篇短文提供一些我對家族的想法,給大家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